与会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外法学教育

摘要: 法制网首页>>首页即时滚动新闻西安交大法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外法学教育发布时间:2018-09-16 21:39 星期日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制网首页>> 首页即时滚动新闻 西安交大法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外法学教育发布时间:2018-09-16 21:39 星期日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制网记者 汪闽燕

9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外法学教育新发展”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研讨会是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大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专职委员胡云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等出席会议。徐显明发表了主旨演讲,高度肯定了交大法学院所取得的成果,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学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提出希望和建议。

研讨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法学教育国际化”“技术发展、法学学科评估与法学教育前景”“法律职业的演进与法学教育的发展”三个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全球化的一个典范,将在国际化视野的法律人才、跨国化规则建构的法律体系、全球化供给的法律服务等方面对法学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法学教育和法学知识的形成与传播提出新的要求,法学院校有必要围绕“一带一路”的法律需求,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发展、学生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等方面进行积极调适,迎接“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新的法学教育国际空间。

西安交通大学有着悠久的法律人才培养传统。早在一百多年前,学校前身南洋公学就已经开设了南洋特班,教授宪法、国际法、条约法等法政课程,培养法律人才。特班学生李叔同(弘一大师)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国际私法著作,著名校友王宠惠和徐谟分别出任常设国际法院首任中国籍法官和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任中国籍法官。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创办法学院。建院十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作出了突出成绩。法学院还是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型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与会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外法学教育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